三螺杆泵轴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间隙过小,摩擦热不易被带走,加之润滑油为介质渣油,杂质多,易进入间隙,使轴承过热,严重时会“抱轴”,出现烧瓦现象。
防预及改进措施:
为了防止轴承产生过热故障,若把径向间隙调大一些,δ=0.03mm。这时该轴承的配合副虽能正常工作,但其使用寿命却缩短,因此在确定轴承径向间隙时,应使轴承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留小些。在轴承装配后,起先应按磨合试运转规范进行的磨合及试运转,然后再逐渐加载加速,使轴和轴承的配合表面凸起处磨平,后再投入正常运行。否则,即使间隙调得并不小,但却因为装配后不进行磨合试运转,而投入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轴承过热甚至烧瓦。对此,滑动轴承径向间隙应控制在0.10mm~0.15mm。
滑动轴承径向间隙对轴承过热和寿命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径向间隙,要严格控制在正确的范围内。在确定轴承径向间隙时,要考虑影响径向间隙的因素,除了考虑轴的直径、转速、载荷及机器的精度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轴承材料。轴承材料不同,膨胀系数不同,间隙也就不同。
二、轴和轴承表面的粗糙度。
三、轴颈和轴承的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即圆度、圆柱度、同轴度等)。
四、轴承的工作温度。
五、起动工况的突然变化。
根据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一般三螺杆泵衬套孔与轴配合是间隙配合,零件图上轴径与衬套孔径的尺寸偏差,一般是按平均工作温度20℃时轴与衬套孔间具有正确间隙变化而确定的。影响滑动轴承过热故障的因素很多,在轴承结构设计正确,材料选用正确的情况下,滑动轴承过热主要是轴承径向间隙的大小装配不当及使用不当造成的。
滑动轴承径向间隙对轴承过热故障的影响,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δ就是轴承孔直径与轴颈直径之差,滑动轴承要留有的径向间隙,其作用如下:是实现轴与轴承活动联接的起码条件;是控制轴的运转精度;是形成液体润滑的重要条件。因此,滑动轴承的径向间很重要;间隙过小,难以形成润滑油膜,摩擦热不易被带走,使轴承过热,严重时会“抱轴”;间隙过大,油膜也难以形成,会降低机器的运转精度,会产生剧烈振动和噪音,甚至导致烧瓦事故。
滑动轴承径向间隙的确定:
螺杆泵的技术性能:轴颈转速n=2950r/min,轴颈直径d=30mm;电机为同步电机,润滑油为渣油,轴承材料为锡基铜。
单螺杆泵可以输送气、液、固多相介质,并可以在短时间内输送气体介质,实现多相混输的目的。工作原理:单螺杆泵是一种内啮合偏心回转的容积泵,泵的主要构件:一根单头螺旋的转子和一个通常用弹性材料制造的具有双关螺旋的定子。当转子在定于型腔内绕定子的轴线做行星回转时,转、定子之间形成的密闭腕就沿转子螺线产生位移;就将介质连续、匀速而且容积恒定地从吸入口送到压出端,从而达到降低混输泵前端压力目的。
单螺杆式油气混输泵采用橡胶定子,它与转子啮合需要的过盈量,使其产生的密封性。当泵工作时密封线可阻止气体通过,从而达到输送气体的目的。当介质含有固体颗粒时,固定颗粒则挤在密封线中间,此时定子橡胶表面被压缩,当固体颗粒越过密封线,定子橡胶回弹恢复至原形,便形成输送含有微量固体颗粒介质的能力。
单螺杆式油气混输泵适合腐蚀性介质、含气介质、含泥砂固体颗粒介质和高黏度介质的输送。介质黏度可达50000mPa·s,含固量可达60%,允许固定颗粒直径<3.5~32mm,流量与转速成正比,在低转速、低流量下可保持压力的稳定,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